| 陈孝红,汪啸风,毛晓冬.1999.湘西地区晚震旦世—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地层层序沉积环境与成因.地球学报,20(1):87~95
冯增昭,吴胜和.1987.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沉积学报,5(3):40~58
冯增昭.1992.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沉积学报,10(3):70~77
冯增昭.1994.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见: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沙庆安,王德发主编.中国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62~685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蒋盘良, 鲍志东, 罗璋, 鞠天吟, 田海芹, 汪红.2001a.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221
冯增昭, 彭勇民, 金振奎, 蒋盘良, 鲍志东, 罗璋, 鞠天吟, 田海芹, 汪红.2001b.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学报,3(1):1~21
高振中, 段太忠.1985.湘西黔东寒武纪深水碳酸盐重力沉积.沉积学报,3 (3):7~22
郭成贤, 胡明毅.1999.中扬子台地边缘上震旦统沉积成岩作用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147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90.湖北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44~87
刘宝,许效松主编.1994.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 (震旦纪—三叠纪).北京:科学出版社,1~55
蒲心纯, 张继庆, 罗安屏, 王熙林, 陆元法, 官举铭.1987.上扬子区晚震旦世沉积岩沉积相及矿产.重庆:重庆出版社,1~101
蒲心纯,周浩达, 王熙林,罗安屏, 李善姬, 王剑, 叶红专, 潘杏南, 曾若兰, 黄志英, 林明.1993.中国南方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61~102
唐天福, 薛耀松, 俞从流.1987.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沉积学报,5(3):113~124
王熙林.1990.鄂湘桂粤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火山作用.见:岩相岩地理文集编委会编.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成果系列丛书:岩相古地理文集,6.北京:地质出版社,61~83
王自强, 高林志, 尹崇玉.2001.峡东地区震旦系层型剖面的界定与层序划分.地质论评,47(5):449~458
汪啸风, 项礼文,倪世钊,曾庆銮, 赖才根, 徐光洪, 周天梅, 李志宏.1987.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2):早古生代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38
夏文杰,杜森官, 徐新煌,毕治国,殷继成,李世麟,张长俊,伊海生.1994.中国南方震旦系岩相古地理与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64
许效松.1991.扬子板块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沉积层序和海平面变化.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3): 105~122
杨家, 徐世球, 肖诗宇, 段冶.1995.川黔湘交境寒武纪层序划分.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 (5):485~495
叶红专, 蒲心纯.1991.黔东湘西寒武纪碳酸盐台地边缘的演化及构造性质讨论.见:岩相岩地理文集编委会编.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成果系列丛书:岩相古地理文集,6.北京:地质出版社,163~180
赵自强, 邢裕盛, 马国干,陈忆元.1985.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1):震旦纪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