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特征:古大陆环境下层控型早成岩期岩溶实例
肖笛1,2, 谭秀成1,3, 郗爱华2, 刘宏2,3, 山述娇4, 夏吉文5, 程遥1,2, 连承波1,2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2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3 中国石油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1
5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四川泸州 646100

通讯作者简介 谭秀成,男,197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储层沉积学研究。E-mail: tanxiucheng70@163.com

第一作者简介 肖笛,男,1989年生,博士生在读,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研究。E-mail: super_xd_mm@126.com

摘要

综合钻井、录井、岩心、薄片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岩溶特征,并分析讨论其机理与模式。茅口组为开阔海台地沉积,以发育高能滩相颗粒灰岩与非滩相低能泥晶灰岩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岩溶主要发育在茅口组上部,表现为大量溶蚀缝洞发育,且多被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方解石晶粒、碳质泥屑等不同来源的物质混合充填,但缺乏典型的岩溶角砾。茅口组岩溶属于大陆环境下早成岩期岩溶类型,一个显著特征是岩性与岩相对溶蚀-充填作用的控制:非滩相泥晶岩类岩性致密,岩溶欠发育;高能滩相颗粒岩类岩溶发育良好,并可以识别出基岩带、半离解带和混合充填带3种溶蚀-充填带。根据上述特征,认为泥晶灰岩致密层与颗粒灰岩高渗层在纵向上的多旋回叠置,以及先期的孔渗系统和断裂裂缝体系为岩溶水提供输导体系,导致形成了同期多层的颗粒滩相控岩溶系统,并在岩溶台地和斜坡岩溶型储集层皆较发育。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相关研究提供补充与参考,还对研究区茅口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岩溶; 层控型; 颗粒滩相控; 二叠系;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P588.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4-0457-20
Palaeokarst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ocks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Example of strata-bound eogenetic karst in palaeo-continental settings
Xiao Di1,2, Tan Xiucheng1,3, Xi Aihua2, Liu Hong2,3, Shan Shujiao4, Xia Jiwen5, Cheng Yao1,2, Lian Chengbo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Sichuan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Sichuan
3 Branch of Deposition and Accumulation,PetroChina Key Laborator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Sichuan
4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mpany,Chengdu 610051,Sichuan
5 Branch of Shunan Gas Field,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mpany,Luzhou 646100,Sichuan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Tan Xiucheng,born in 1970,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ial tutor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rvoir sedimentology. E-mail: tanxiucheng70@163.com.

About the first author Xiao Di,born in 1989,is a Ph.D. candidate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He is mainly engaged in reservoir geology. E-mail: super_xd_mm@126.com.

Abstract

By use of drilling, logging,core,and thin section data,the karst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ocks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are studied. Maokou Formation,a deposition of open-sea platform,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bedding of grainstone of bank facies and micrite limestone of non-bank facies with unequal thickness. The karst is mainly developed at the upper part of Maokou Formation,with a large amount of dissolved fissures and caves overwhelmingly filled by substances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dissociated carbonate fragments,calcite crystals and carbonous clays,and no sign of karst breccia. The karstification belongs to eogenetic karst in palaeo-continental settings,which is significantly featured by the dissolution-filling controlled by its lithology and lithofacies:Micrite limestone within non-bank facies is compact,and shows little sign of dissolution-filling,while grainstone within bank fa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good karst development,and three zones of dissolution-filling can be recognized including matrix,half-dissociated and mixed-filling zones.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 porosity-permeability layers of grainstone and compact ones of micrite limestone were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vertically,and primary porosity-permeability system accompanied by faults and fissures provided sufficient channels for karst water,which resulted in the whole karst system featured by contemporaneous mult ̄layer and grain ̄bank facies controlled. The karst reservoir, therefore,favored to develop in both karst platform and karst slope. The research result will not only provide supple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existing studies of the subject,but also is of meaning to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f Maokou Formation.

Key words: karst; strata-bound; grain-shoal-facies-controlled; Permian; Sichuan Basin
1 概述

岩溶作用是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形成的一种重要成因机制, 因而长期以来受到了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并开展了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Fritz et al., 1993; 贾振远等, 1995; Loucks, 1999; 陈学时等, 2004; 范嘉松, 2005)。就岩溶的成因类型而言, 其主要包括2大类, 分别是与埋藏溶蚀有关的岩溶作用和与大气淡水溶蚀有关的岩溶作用(兰光志和江同文, 1995); 其中, 后者成因的岩溶型储集层近年来取得较多突破, 如中国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渤海湾等含油气盆地的古生界与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该类岩溶型储集层, 并发现了塔河、轮南、靖边、威远、任丘、高石梯— 磨溪等许多大中型油气田(金振奎等, 2001; 陈景山等, 2007; 张兵等, 2011; 张学丰等, 2012; 何江等, 2013)。

目前, 与大气淡水溶蚀有关的岩溶, 国外学者主要从2个方面来进行分类:一方面是基于岩溶发生时的物质基础, 包括具高孔渗性的早成岩期岩石和致密的晚成岩期岩石2类; 另一方面是基于岩溶发生的地理环境, 包括岛屿、海岸环境和大陆环境两种。由此, 可划分出4种岩溶类型, 其中有2种类型分别对应于2种经典的岩溶模式, 并广泛发现于现今岩溶和古岩溶中:(1)早成岩期岩溶(eogenetic karst), 也称岛屿、海岸型岩溶, 软岩石岩溶(soft-rock karst)或同生岩溶(syngenetic karst)(Mylroie and Carew, 1990, 1995; Vacher and Mylroie, 2002; Grimes, 2006; Smart et al., 2006), 与国内的准同生期岩溶类似(陈景山等, 2007; 张宝民和刘静江, 2009), 定义为岛屿、海岸环境下早成岩期岩石发育的岩溶; 该岩溶模式形成的岩溶型储集层以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叶茨油田二叠系圣安德列斯白云岩最为典型(Craig, 1988; Tinker and Mruk, 1995)。(2)晚成岩期岩溶(telogenetic karst), 也称传统大陆型岩溶、硬岩石岩溶(Hard-rock karst)或 “ 经典” 岩溶(“ Classic” karst)(Vacher and Mylroie, 2002; Grimes, 2006), 与国内的表生岩溶、风化壳岩溶类似(陈景山等, 2007; 张宝民和刘静江, 2009), 定义为大陆环境下晚成岩期岩石发育的岩溶; 这种岩溶模式形成的岩溶型储集层较多, 例如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岩溶型储集层(张学丰等, 2012; 何江等, 2013)。另外的2种岩溶类型目前发现实例较少, 主要原因包括这类岩溶本身存在的概率可能较经典岩溶低得多, 以及在早期相关认识理论欠缺的情况下, 大量学者通常错误地以传统的“ 经典” 岩溶模式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等(Mylroie et al., 2008), 因而这类岩溶被定义为不同于前2种主流成因模式的所谓“ 非典型” 岩溶, 如美国佛罗里达地区大陆环境或大陆— 海岸过渡环境下早成岩期岩石含水层系中发育的岩溶(Fish and Stewart, 1991; Moore et al., 2010)以及新西兰南岛和北岛岛屿环境中晚成岩期岩石发育的岩溶(Mylroie et al., 2008)。由此可见, 目前对于这类 “ 非典型” 岩溶的研究程度相较前2种 “ 经典” 岩溶要低得多, 其具体特征与形成机理均未得到系统探讨。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统的风化壳岩溶(陆正元和罗平, 2003; 王志鹏和陆正元, 2006), 还有人提出是复合岩溶, 即同生期岩溶经埋藏后再抬升遭受风化壳岩溶(陈立官等, 1992; 李定龙和贾疏源, 1994)。而本次研究发现, 该岩溶系统为大陆环境下早成岩期碳酸盐岩发育的“ 非典型” 岩溶, 岩溶地表发育风化壳不整合面, 地下具有层状溶蚀特征; 其主要受早成岩期不同岩相碳酸盐岩在浅埋藏阶段的差异成岩作用结果的控制, 表现为岩溶过程主要在高孔渗性的颗粒灰岩层中进行并形成发育良好的岩溶系统, 而致密的泥晶灰岩层中岩溶欠发育, 颗粒灰岩与泥晶灰岩相互叠置的沉积序列造成了颗粒滩相控层状岩溶系统发育。上述特征与已报道的“ 经典” 岩溶形成过程及控制因素明显有别。此外, 研究区内岩溶型储集层不仅发育在岩溶斜坡, 且同等发育于岩溶台地, 这一现象与“ 经典” 岩溶储集层分布特征(夏日元等, 1999; 徐世琦等, 2001)同样存在差异。因此,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的岩溶作用不仅为大陆环境下早成岩期岩石发育的“ 非典型” 岩溶提供了一个新的实例, 还可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岩溶发育过程与形成模式, 故其研究结果将是对现有学科研究的重要补充, 可供国内外同类研究作对比参考。鉴于该套储集层还是区域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层系, 故该项研究结果还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

2 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乐山、宜宾、内江、泸州及重庆市境内,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川东南中隆高陡构造群南部、川南中隆低陡穹形带以及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造带(图 1-a)。四川盆地属于上扬子板块, 二叠纪全面下沉并接受沉积, 中二叠世茅口期研究区主要沉积了一套开阔海台地相碳酸盐岩(翟明光, 1997), 厚度为180~320 m。茅口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茅一段、茅二段、茅三段和茅四段共4个岩性段(图 1-b), 其中茅一段、茅二段分别可进一步细分为A、B、C共3个亚段。茅一段主要为泥晶灰岩和泥灰岩, 沉积水体较深。茅二段、茅三段总体以泥晶灰岩与高能生屑、砂屑灰岩互层为特征, 属滩间海— 颗粒滩沉积; 其表现出多旋回高频海平面升降变化, 这既有利于颗粒滩在垂向上的多旋回发育, 也有利于颗粒滩的横向迁移、生长和叠置(Tan et al., 2014), 沉积水体浅且动荡。茅四段以发育生屑泥晶灰岩为主, 偶夹薄层的滩相颗粒灰岩, 表明水体再次变深。茅口组颗粒滩在研究区主要发育于茅二段和茅三段, 层位稳定, 横向连续性较好(图 1-c), 其分布受控于东部泸州古隆起和西北部乐山— 龙女寺继承性古隆起(图 1-d); 而研究区西南部因沉积期地势较低, 主要发育低能的细粒碳酸盐岩, 颗粒滩欠发育。

图1 a— 四川盆地构造分区及研究区位置; b— 研究区茅口组地层剖面示意图, 天然气储集段主要发育于泸州古隆起及周缘区域; c— 资1井— 梯2井— 合江23井茅口组沉积相横向对比图(剖面位置见图1-d); d— 研究区茅二B亚段沉积相展布及取心井位置分布; e— 泸州古隆起及邻区上二叠统沉积前地质图Fig.1 a-Tectonic division of Sichuan Basin and location of study area; b-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tudy area; reservoirs of natural gas mainly develop on Luzhou palaeohigh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c-Corrola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Well Zi1 through Well Ti2 to Well Hejiang23 in the Maokou Formation; d-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coring wells in Mao-2B sub-member in study area; e-Palaeogeologic map of Luzhou palaeohigh and surrounding area before the Upper Permian series sedimentation

受中二叠世末期东吴运动的影响, 整个上扬子地区发生构造抬升。与此同时, 伴随着峨眉地裂运动逐渐达到高潮, 差异升降造成泸州古隆起抬升并形成岩溶台地(肖笛等, 2014)。在此背景下, 茅口组顶部出露地表, 暴露时间长达7~8 Ma(王运生和金以钟, 1997), 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并以泸州古隆起区剥蚀最为强烈, 普遍缺失茅四段和茅三段上部地层, 但向西则普遍保留有茅四段, 剥蚀程度相对较弱(图 1-e)。到晚二叠世早期, 茅口组及其顶部侵蚀面被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和/或龙潭组煤系地层所覆盖。由此可见,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具备岩溶发生的地质背景。

3 茅口组岩溶基本特征及确认
3.1 地层缺失与不整合接触关系

通过对研究区泸州古隆起核部与周缘的茅口组上部地层进行对比, 发现茅口组存在地层缺失以及与上覆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图2), 其中泸州古隆起核部茅口组遭受剥蚀最为强烈, 向周缘剥蚀程度逐渐减弱。例如, 位于古隆起核部的梯2井、寺16井, 茅三段对应的箱状低值GR曲线向上突变为龙潭组泥页岩的高GR曲线, 明显缺失茅四段; 而位于古隆起斜坡带的资1井、威阳17井, 则保留了具有块状低值夹高值GR曲线特征的茅四段。地层的这种缺失有力佐证了茅口组顶部侵蚀面存在的同时, 也间接反映了古岩溶存在的可能。

图2 四川盆地南部资1井— 寺16井茅口组上部地层对比剖面(拉平茅口组上覆有近等时界面, 井位见图1-d)Fig.2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upper part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from Well Zi1 to Well Si16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3.2 风化残积层

岩溶不整合面在长期淋滤改造下会产生不同成分的风化残积物, 并形成所谓的风化壳, 因此风化残积物是识别岩溶的一个重要证据(熊志方和龚一鸣, 2006)。岩心观察证实, 研究区茅口组顶部普遍存在风化残积物。以威阳17井为例(图 3), 井深1650.25~1654.29 m的岩心段中可见近2 m厚的铝土矿残积层, 并含有少量泥质和燧石结核, 向上则突变为龙潭组灰黑色泥页岩。刘育燕等(1993)根据古地磁研究结果指出, 二叠纪扬子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热带地区, 为多雨的湿热气候。在这种古气候条件下, 古风化壳往往发育铝土质风化残积物, 这与本次观察结果一致。

图3 四川盆地南部威阳17井茅口组顶部铝土质残积物Fig.3 Aluminum soil residues at the top of Maokou Formation from Well Weiyang17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3.3 钻具放空和钻井液漏失

众所周知, 钻井过程中出现钻具放空和钻井液漏失现象, 是钻遇地下大型缝洞的反映, 也是识别地下大型岩溶缝洞的重要标志(Yang et al., 2013)。在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地层钻探过程中, 具有钻具放空和井漏等现象, 且部分井取心收获率低, 反映茅口组碳酸盐岩中发育有典型的岩溶缝洞。据统计, 在钻遇茅口组的1500余口探井中, 共有101口井出现了钻具放空, 约占探井总数的1/10, 这远低于传统岩溶系统中的放空比率。这些放空井段多出现在茅口组顶面以下200 m深度范围内, 放空频率超过90%, 相比而言, 在距茅口组顶面超过200 m深的井段中, 放空频率仅8.35%(图 4-a)。

图4 四川盆地南部距茅口组顶部不同深度段的钻具放空频率(a)和茅口组各层段钻具放空频率分布直方图(b)Fig.4 Relief frequency with different distance from the top of Maokou Formation(a) and distribution histogram of relief frequency of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3.4 相控溶蚀-充填特征

茅口组岩溶主要发育于茅口组顶部至茅二段。顶部普遍具有发育良好的风化残积层; 地下则以差异溶蚀作用与充填作用并存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在大量溶蚀缝洞存在的同时, 其多被碳质泥、砂、方解石、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等不同来源和成因的物质混合充填, 并缺乏典型的岩溶角砾。

茅口组岩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岩性岩相对溶蚀-充填作用的控制, 即所谓的相控溶蚀-充填特征, 主要表现为颗粒岩类与泥晶岩类的岩溶特征差异明显。颗粒灰岩中岩溶发育程度远高于泥晶灰岩:岩溶系统上部颗粒灰岩常发育较大型的高角度溶缝、溶洞, 多被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和碳质泥混合充填(图 5-a, 5-c); 岩溶系统下部的颗粒灰岩几乎被溶蚀殆尽形成水平溶洞, 其混合充填物以具有大型水平定向性为特征(图 5-d); 此外, 颗粒灰岩中还可见晶洞(图 5-b), 直径一般为0.5~1.5 cm, 有时可见钟乳石(图 5-e)。相比而言, 泥晶灰岩中岩溶发育程度十分有限, 常以沿裂缝、节理扩溶形成的小型溶沟、溶缝、溶洞为特征(图 5-h), 且常被细粒的暗色碳质泥或方解石全充填。此外, 泥晶灰岩中裂缝十分发育, 可见开启度极小的网状裂缝(图 5-f), 充填沥青质或碳质泥, 这可能是岩体自身压力迅速释放所形成的卸载张裂缝, 类似龟裂角砾化特征; 还有的裂缝开启度相对较大且充填方解石, 裂缝产状呈明显的弯曲形态, 分布密集, 类似放射状排列(图 5-g), 这可能是由于后期应力作用形成的“ 洞控型” 裂缝。

图5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岩溶的溶蚀-充填特征Fig.5 Dissolution-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精细的岩心观察发现, 颗粒灰岩中大致可识别出3种溶蚀-充填现象:(1)颗粒基岩组分明显, 但颗粒间隐约可以识别出零星的暗色充填物, 简称“ 基岩带” (图 5-i); (2)颗粒间暗色充填物明显增多并清晰化, 岩心表面呈现出充填物与基岩紧密交织的形态特征, 简称“ 半离解带” (图 5-i); (3)颗粒基岩组分溶蚀殆尽, 只能识别出总体呈暗色的混合充填物, 这也是宏观观察最为明显的岩溶识别依据, 简称“ 混合充填带” 。以上3种溶蚀-充填特征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 若3种特征同时在有限的岩心范围内出现时, 岩溶系统内则可识别出基岩带— 半离解带— 混合充填带的渐变特征。以镇1井茅二B亚段颗粒岩岩心抛光面为例(图 6-a), 由基岩向溶沟方向呈现出基岩逐渐离散并溶蚀殆尽的特征, 半离解带内可见灰白色离散型粒状基岩组构间被黑色碳质泥充填, 这一现象与Moore等(2010)在研究佛罗里达中北部现代早成岩期岩石中岩溶管道(conduit)周缘发育的“ 易碎晕” (friable halo)特征十分相似。

图6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颗粒岩类与泥晶岩类的差异溶蚀-充填特征Fig.6 Differential dissolution-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stone and micritic limestone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自颗粒岩基岩向溶洞方向也可依次大致识别出基岩带、半离解带和混合充填带(图 6-b):基岩带内基质颗粒间可见黑色外源充填物, 主要为碳质泥, 基质颗粒组分结构完整, 带内基岩成分占总体积80%左右; 半离解带内可见还未完全脱离基岩的较完整的颗粒或颗粒集合体, 颗粒间同样充填了碳质泥和碳酸盐砂, 其中基质颗粒成分占总体积近50%; 混合充填带主要为溶洞内的碳质泥与完全脱离基岩的颗粒碎屑混合充填, 颗粒碎屑主要为溶蚀破碎的生屑和早期胶结物组分, 大小不一, 常呈现出微亮晶、泥晶的特征(图 6-c, 6-d), 与新墨西哥州密西西比系早成岩期岩石溶蚀镜下特征(Meyers, 1988)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基岩带到混合充填带, 破碎分散的颗粒碎屑逐渐增多, 而完整的颗粒组构逐渐减少, 反映了自基岩— 溶洞边缘— 溶洞内溶蚀程度逐渐变强的特征。

与之相比, 泥晶岩类岩性致密, 不存在颗粒岩粒间的外源充填物, 且岩溶系统内混合充填物与围岩界线清晰, 溶沟、溶缝边缘明显不存在半离解带(图 6-e, 6-f)。此外, 颗粒滩中的不同微相, 即滩核和滩缘微相的溶蚀-充填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滩核微相的颗粒岩中, 可见颗粒边缘及早期亮晶胶结物被溶蚀离解呈微亮晶化和泥晶化(图 7-c, 7-d); 而滩缘微相颗粒岩胶结致密, 颗粒以及粒间的第1期纤状和第2期粒状方解石胶结物均保存完整(图7-a, 7-b), 表明它们几乎未受到溶蚀作用的影响。

图7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滩核与滩缘微相颗粒灰岩的差异岩溶特征Fig.7 Differential karst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stone of shoal-core microfacies and shoal-edge microfacies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3.5 岩溶垂向分带及层控性

经典的大气淡水岩溶在垂向上可分出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James and Choquette, 1988)。在研究区的茅口组, 以隆40井为例, 根据岩心的精细描述与分析, 构建了如图8所示的岩溶柱状剖面图。该井茅口组取心段(2144~2178 m)的岩溶系统同样可大致划分为上、下2个单元, 其中上部为垂直渗流带, 下部为水平潜流带, 但其内部表现出穿层垂向溶蚀与顺层水平溶蚀交织发育的特征。

图8 四川盆地南部隆40井茅口组岩溶柱状剖面图Fig.8 Karst columnar section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from Well Long40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垂直渗流岩溶带发育于2144~2164.13 m井段, 岩性以颗粒灰岩与泥晶灰岩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颗粒灰岩层中常见已被充填的大型垂向溶缝和溶洞呈高角度不规则囊状体产出(图 6-a), 有的可达近2 m的高度, 其内为暗色充填物, 轮廓十分明显, 如2147.11~2149.55 m和2152.38~2154.27 m井段。相比而言, 泥晶灰岩层基本上为致密层, 少见溶蚀-充填现象。此外, 泥晶灰岩之上的颗粒灰岩层下部还可见水平层状溶蚀, 常表现为不均匀溶蚀或完全溶蚀殆尽而形成的混合充填形态, 如2154.27~2155.15 m和2157.52~2158.24 m井段, 呈现出类似于致密岩层上部悬挂流体形成的层状溶蚀特征, 纵向规模最厚可达1.5 m, 从而导致垂直渗流岩溶带内具有垂向溶蚀与水平层状溶蚀交织发育的特点。在垂直渗流岩溶带内, 岩溶充填物绝大部分为分选较好的、纹层不清晰的块状碳质泥, 这可能是从不断发生的均质悬浮体中沉积的结果; 然而由部分岩心光面观察发现, 碳质泥中混杂的离解碳酸盐岩碎屑由上至下明显增多, 形成整体向上变细的充填序列(图 6-c), 且局部碎屑具有微弱的定向性。

水平潜流岩溶带发育于2164.13~2178 m井段, 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 夹泥晶灰岩。多旋回叠置的颗粒灰岩往往几乎被溶蚀殆尽, 整段岩心表现为暗色岩溶充填物, 仅局部可见不均匀溶蚀残留的颗粒基岩组分, 呈现出多个大型水平层状岩溶系统特征, 其高度主要受颗粒灰岩层厚度的控制, 如2165.79~2178 m井段; 相反, 泥晶灰岩层比较致密, 岩溶欠发育, 以被充填的小型垂向溶缝和溶洞为主。在水平潜流岩溶带内, 外部带来或原地离解的碳酸盐砂、生屑碎片和碳质泥混合充填物, 纹层清晰, 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性(图 6-d), 推测是由近水平方向的地下暗河搬运、堆积而成。虽然缝洞充填物中未见砾级颗粒, 但整体的分选性以及颗粒的磨圆度较差, 显示出若干次地下径流流量不同、能量不一的搬运和堆积过程。

通过威阳17井— 镇1井— 隆40井茅口组岩溶横向对比(图 9)显示, 威阳17井、镇1井分别在1770.75 m、2394 m以下以大型水平层状溶蚀为主, 在该深度之上则发育垂向溶蚀, 呈现出与隆40井类似的岩溶发育特征, 即岩溶系统自下而上均受颗粒灰岩的控制, 具有多层顺层溶蚀特征。层状溶蚀规模似乎与其下部的致密泥晶灰岩层厚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也导致茅一段厚层泥晶灰岩之上的下部水平潜流带中层状溶蚀规模明显大于上部, 且茅二段钻具放空频率明显较高(图 4-b)。此外, 研究区内茅口组钻具放空表现出多层位性(表 1), 反映地下存在多层未充填的岩溶缝洞。因此, 可以认为受颗粒滩相控制的多层顺层溶蚀在横向上发育稳定, 上部渗流带单个层状岩溶系统的纵向规模相对不大, 而下部的发育规模相对较大, 具显著的层控型特征。

图9 四川盆地南部威阳17井— 镇1井— 隆40井茅口组岩溶横向对比图Fig.9 Correlation of karst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among Wells Weiyang17-Zhen1-Long40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表1 四川盆地南部4口单井中茅口组多层位钻具放空情况统计 Table1 Statistics of relief in multiple layers of the Maokon Formation among 4 well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4 讨论
4.1 茅口组岩溶类型

四川盆地南部的茅口组岩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传统的风化壳(大陆型)岩溶类型, 还有人曾提出其是多期多成因复合岩溶叠加, 即曾经历同生期岩溶作用, 埋藏后再抬升遭受风化壳岩溶的影响。然而, 综合上述观察分析, 本次研究认为该岩溶属于古大陆环境下早成岩期岩石发育的非典型岩溶。

首先, 茅口组岩溶发生的地理环境为大陆环境, 不是岛屿、海岸, 典型证据是见到了诸多的陆相暴露标志, 如不整合风化残积层(图 3)。实际上, 研究区在中二叠世末期处于整体抬升暴露的扬子台地内部(何斌等, 2005), 距离台地边缘较远, 且岩溶地表为风化壳不整合面, 岩溶暴露时间以及岩溶影响范围等均表现为大陆型(Bosá k, 2003), 主要受长期大气降水淋滤以及地表与地下河流水体的侵蚀影响, 岩溶系统中尤其下部充填特征也表现出鲜明的类似地下暗河的搬运、沉积机制, 这与岛屿、海岸环境下受大气淡水透镜体相关溶蚀作用控制的早成岩期岩溶模式(Mylroie et al., 2008)明显不同。目前已有报道的海岸型岩溶最大可影响至距台地边缘/海岸带8~12 km的内陆(如尤卡坦半岛)(Beddows, 2004), 这也与研究区茅口组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 研究区茅口组岩溶属于古大陆型。

其次, 茅口组岩溶发生于早成岩期, 并非经历深埋藏后的抬升暴露阶段。研究区大部分地区的茅口组在中二叠世末期受东吴运动影响, 遭受不同程度剥蚀, 保存不全, 难以恢复其原始地层厚度, 但西部茅口组几乎未遭受剥蚀, 保存较为完整, 最大厚度可达300多米(图 1-e), 故可以此近似作为研究区茅口组的最大原始地层厚度。据此推论, 中二叠统茅口组在沉积之后到中二叠世末期暴露并遭受剥蚀和岩溶之前的最大埋深也只有300多米, 远远小于浅埋藏的下限深度(约1000 m), 因此茅口组碳酸盐岩整体上仅经历了浅埋藏成岩作用, 后伴随东吴运动抬升而处于陆上环境, 所以可以将岩溶发生时的茅口组碳酸盐岩视为早成岩期岩石, 其发生的岩溶作用也应该属于早成岩期岩溶范畴。从本次工作的实际分析来看, 茅口组的岩溶颗粒滩相控特征明显, 这似乎是同生期岩溶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然而, 同生期岩溶往往仅发育于颗粒滩体的中上部, 且大量存在同生期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粒内溶孔等标志性的同生期暴露特征, 而茅口组岩溶并非只发育于滩体的中上部, 并且也少见同生期的暴露特征, 表明茅口组几乎未受同生期岩溶作用的影响。与此同时, 根据埋藏史分析, 茅口组从沉积到后期深埋藏, 只经历过东吴运动这一期较具规模的、且可识别的大气淡水岩溶改造, 因此不存在多期次岩溶的叠加效应。

综上, 可以认为茅口组岩溶的成因类型属于古大陆环境下的早成岩期岩溶, 是一类非典型岩溶, 因此对其开展系统分析可为学科和区域研究提供重要补充。

4.2 茅口组岩溶的特性与成因

茅口组发育的这类非典型岩溶在前人工作中研究很少, 笔者发现了一些与传统的“ 经典” 岩溶具有鲜明差异的特性, 主要表现在相控/层控、钻具放空频率低以及岩溶角砾不发育等方面。

首先, 相控特征主要表现为颗粒岩类岩溶发育良好, 且可以识别出基岩带、半离解带和混合充填带3种溶蚀-充填现象, 而泥晶岩类则岩溶欠发育, 且缺少半离解带特征; 此外, 颗粒滩中不同微相(滩核、滩缘)的岩溶特征也存在差异。对此, 结合本次观察以及前人研究成果, 分析认为具有高孔渗性的颗粒岩可作为岩溶水的输导通道, 岩溶水在颗粒岩粒间孔隙内以漫流形式流动, 随着溶蚀时间的积累, 在局部流速较快、溶蚀相对较强的区域, 颗粒离散垮塌逐渐形成管道, 其中的岩溶水流动形式也随之演变为管流流动, 管道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基岩内外的水头压力差(Moore et al., 2010)。在该过程中颗粒逐渐离解可形成泥晶、微亮晶甚至白垩化等, 管道周缘的扩溶孔被后期混合充填并形成特殊的“ 半离解带” 。这些特征在致密的晚成岩期岩石岩溶过程中还未见到, 是具高孔渗性的早成岩期岩石溶蚀极具代表性的鉴别标志之一(Moore et al., 2010)。

另据Tan等(2011)的研究, 低能环境中沉积的细粒泥晶灰岩在沉积初期具有极高的原始孔隙度, 但经历浅埋藏早期的初期压实和胶结而致密化, 孔隙难以保留。相较而言, 在高能环境中, 沉积物常遭受“ 淘洗” 作用, 导致灰泥基质含量降低, 从而形成高能颗粒岩, 具有较高的原始孔隙度(Arve Lø nø y, 2006), 而其颗粒支撑结构使得其在初期压实作用下依然留存较好的原始残余粒间孔隙。对于茅口组的非暴露型颗粒滩而言, 滩核的沉积速率最大, 形成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相对较大的高能颗粒岩, 使初期压实时具有较高的地层静压力, 往往导致颗粒呈点— 线接触(图 7-c, 7-d); 相比而言, 滩缘部位的沉积速率较小, 以发育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相对较小的指状滩体为特征, 初期压实时地层静压力较小, 颗粒呈漂浮状态(图 7-a)。因此, 在浅埋藏环境下, 在滩间低地的泥晶灰岩压实致密化的过程中, CaCO3过饱和的压实流体往往会从相邻的颗粒滩边缘注入。由于滩缘颗粒岩中颗粒呈漂浮状态, 压实流体能顺利进入并发生胶结作用, 最终导致滩缘颗粒岩致密化。而滩核颗粒岩, 一方面由于颗粒间的点— 线接触使粒间孔的孔喉较小,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体运移, 内外物质交换不畅, 使得胶结作用趋于停止(谭秀成等, 2007); 另一方面由于压实流体在从滩缘向滩核方向运移的过程中, 其胶结能力逐渐减弱。此外, 由于滩缘颗粒岩的胶结致密化形成成岩透镜体, 使滩核保存透镜状孔隙层, 并终止与周缘流体交换, 从而保留了较多的粒间孔隙。因此, 浅埋藏阶段的差异成岩作用导致滩缘及滩间岩层致密化, 形成致密层或隔水层, 岩溶水输导通道的缺乏导致岩溶欠发育, 其溶蚀特征与致密的晚成岩期岩石溶蚀特征类似, 即呈现出未溶蚀的基岩和主要沿裂缝、节理及层理面扩溶的管道特征, 并发育“ 边界清晰” 的溶沟、溶洞, 但规模有限; 相反, 滩核的颗粒岩由于残余粒间孔隙的保存, 可作为岩溶水的流动通道, 表现出具有高孔渗的早成岩期岩石溶蚀特征, 呈现出漫流溶蚀的基岩— 过渡性溶蚀的半离解带— 管流溶蚀的管道特征, 并可在管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 边界模糊” 的溶洞系统。综上所述, 合理地解释了所谓相控的溶蚀-充填特征, 而在此基础上, 由于横向发育稳定的颗粒灰岩与泥晶岩类在垂向上频繁叠置, 从而造成了茅口组整个岩溶系统在垂向上表现出多层顺层溶蚀发育的典型层控特征。

另外, 具有大型岩溶、缝洞指示意义的钻具放空、井漏似乎也受到相的控制。其一, 从钻探揭示的放空量来看, 溶洞高度总体有限, 一般为0.2~0.3 m, 这可能与颗粒滩单滩体厚度以及岩溶过程中后期的充填有关。其二, 放空井段多出现在茅口组顶面以下200 m深度范围内, 这与茅二段、茅三段颗粒滩发育层位大体一致, 其放空频率超过90%。与此同时, 放空与井漏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受古隆起继承性隆升控制的岩溶台地和岩溶斜坡上(图 10), 而且其平面分布位置与颗粒滩的平面展布位置具有较好的重叠关系(图 1-d; 图10)。因此, 钻井、录井以及岩心、薄片宏微观资料均显示了茅口组岩溶的相控特征。

图10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顶部岩溶古地貌与钻具放空、井漏、天然气累计产量分布图(据肖笛等, 2014, 有改动)Fig.10 Palaeokarst geomorphology at the top of Maokou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relief, leakage and ga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modified from Xiao et al., 2014)

其次, 对于放空频率低以及岩溶角砾不发育的特性, 综合分析认为可能与下列2个作用过程有关:(1)岩溶早期, 高孔渗性颗粒灰岩的溶蚀离解以漫流为主, 会产生大量碳酸盐岩碎屑, 极易与外来碳质泥就地填塞岩溶缝洞, 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地下水的进一步化学溶蚀, 尤其是机械侵蚀作用, 因而不易形成破碎角砾等, 这也制约了后期大型溶洞的形成, 导致研究区钻具放空频率十分有限; 岩溶后期, 管流溶蚀形成地下暗河, 大量充填物快速填塞规模并不大的溶洞空间, 充填作用对洞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造成溶洞不易坍塌或形成角砾。(2)岩溶进行过程中, 大量的碳质泥供给表明地表低洼处可能为沼泽环境, 也说明地下水位升降的影响较小, 因此岩溶系统可能始终被淹没在开放的地下水系当中, 始终受到水体的浮力支撑作用而不易形成“ 空腔” 并坍塌。从某种程度上讲, 岩溶角砾不发育以及放空频率低的特征支撑了茅口组岩溶相控/层控特征, 正是由于充填作用和浮力支撑作用的共同影响, 从而导致溶洞上覆地层的维持与支撑, 并形成了保存较好且特征鲜明的相控/层控岩溶系统。

4.3 茅口组岩溶机理与形成过程

如前所述, 茅口组岩溶系统上部渗流带中, 主要发育垂向溶蚀缝洞以及严格受限于颗粒滩体底部的层状溶洞, 具有鲜明的渗流型溶洞发育特征; 仅在茅一段厚层致密岩层上部的茅二段中下部, 发育滩相颗粒灰岩被溶蚀殆尽而形成的、类似于地下暗河的大型层状溶洞, 表现出潜流型溶洞发育特征。岩溶系统自下而上整体呈现出单一的旋回特点, 表明岩溶发生过程中几乎未受到明显的多期构造抬升影响。潜流带发育层位单一且分布稳定, 这也进一步说明层控取决于相控, 与多期构造抬升、相对海平面升降以及沿裂缝、层理面的扩溶无关, 这与以往认识的“ 经典” 岩溶模式中多层层状岩溶带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明显不同。所谓层控取决于相控, 可以理解为被致密层“ 包围” 的滩相颗粒灰岩高渗层对于岩溶水具有优先横向输导作用, 从而导致层状溶蚀完全受高能滩相的控制, 或者说, 只要颗粒滩发育的地区, 岩溶现象都尤其发育。

与此同时, 裂缝系统对于岩溶水的输导作用也不容忽视, 岩溶充填物中含有大量的碳质泥, 其主要来源于湿热气候条件下地表风化带中的土壤层(James and Choquette, 1988), 推断它们是随岩溶水沿断层及伴生裂缝进入地下岩溶缝洞的。岩心和镜下观察发现, 被充填的岩溶系统切割了方解石充填的早期张裂缝(图 11), 表明受中二叠世末期峨眉张裂运动开始活跃的影响, 研究区同沉积断裂发育(肖笛等, 2014), 导致了茅口组发育的第1期张断裂和裂缝系统可作为岩溶水的垂向通道, 并可把具有多旋回高渗层的茅口组颗粒灰岩分割为多个块体, 导致不同井区的岩溶影响深度均受到断裂和裂缝垂向沟通深度的控制, 从而造成即使同一构造区块内, 不同井区的岩溶影响深度差异极大(表 2)。当岩溶水沿断裂和裂缝下渗至高孔渗的颗粒灰岩层时, 部分岩溶水沿多旋回的高渗层向下倾方向流动, 形成多层岩溶系统, 使地下水流动变复杂。

图11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裂缝与岩溶充填物发育关系Fig.11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ures and karst fillings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表2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钻具放空情况统计 Table2 Statistics of relief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在断裂切割的块体内部, 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下渗, 当流过致密层时, 以管流形式沿裂缝流动并扩溶, 多形成小型垂向溶缝和囊状溶洞(图 12-a); 当流至高渗层上部时, 岩溶水沿粒间孔向下漫流流动和扩溶, 在流速较快区域颗粒离散垮塌逐渐形成管道, 并进一步形成垂向岩溶系统; 当岩溶水下渗至高渗层下部受到下伏隔水层的阻挡时, 岩溶水则会在致密层之上的高渗层中沿趋势面流动, 并逐渐溶蚀形成层状溶洞系统。因此, 在单个高渗层的上部主要发育垂向岩溶系统, 而隔水层之上的高渗层下部则以发育水平层状岩溶系统为特征(图 12-b)。地下水在作用于高渗层的同时, 也可溶蚀下伏的隔水层, 当隔水层厚度不大时, 在相对短时间内隔水层的某些部位可被溶穿, 从而导致地下水发生分异。在隔水层被溶穿的下倾方向, 岩溶水仍然继承早期的流动特征; 而在上倾方向, 地下水通过下伏致密层的溶缝下渗, 并在下一隔水层之上的高渗层沿下倾方向流动, 从而导致地下水文系统的复杂化(图 12-c)。

图12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层状颗粒滩相控岩溶发育演化模式Fig.12 Evolution model for development of layered grain-shoal-facies-controlled karst in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Ford(1988)曾将渗流带溶洞归纳为2类, 即侵入式溶洞和下降式溶洞, 两者均沿水力梯度趋势面向下发育。前者形态往往较后者更陡, 主要与沿垂向裂缝、竖洞渗流溶蚀相关; 后者则可以理解为沿某一重力趋势面溶蚀的结果, 还可能由先期潜流演化形成。因此, 对于上述茅口组岩溶系统的发育, 可以理解为垂直渗流形成的侵入式溶洞和因隔水层阻挡受趋势面控制而形成的下降式溶洞交替发育模式。由于茅口组在早成岩期即抬升暴露遭受大气淡水淋滤, 虽然发生张裂运动和块断差异升降运动, 但地层整体产状依然为近水平状, 从而导致下降式溶洞呈现出水平层状特征, 即渗流型层状溶洞, 岩溶缝洞系统整体呈现出同期多层的阶梯状溶洞形态(图 12-d)。当隔水层较厚时, 地下水“ 溶穿” 隔水层的时间较长, 因而地下水在隔水层之上的高渗层集中作用的时间长, 形成的层状岩溶系统规模也相应较大。这可以合理解释茅一段大套隔水层之上的茅二段岩溶总体强于上部, 尤其是茅二段中下部的颗粒灰岩呈现出大型水平层状溶蚀特征, 形成潜流型层状溶洞。

综上, 长达7~8 Ma的地质作用、热带湿热气候提供充足的岩溶水、孔渗性较好的滩相颗粒灰岩与致密泥晶灰岩的不等厚互层、以及断裂— 裂缝系统的发育, 导致了研究区茅口组碳酸盐岩的岩溶系统整体表现出层控或颗粒滩相控、同期多层、穿层垂向溶蚀与顺层水平溶蚀交织发育的特征。

4.4 茅口组岩溶模式及勘探意义

上述岩溶发生机理与形成过程表明, 遭受大气淡水淋滤的岩溶区, 只要存在多套互层状的高渗层与隔水层以及断裂— 裂缝系统的切割, 就有可能形成多层岩溶系统, 并呈现出穿层垂向溶蚀与顺层水平溶蚀交织发育的特点。研究区茅口期水下隆起控制了滩相颗粒灰岩高渗层的发育与展布, 而后期继承性隆升形成岩溶台地、岩溶斜坡, 因此, 沉积期古地貌、沉积相、构造抬升以及岩溶改造在时间、空间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而且茅二段和茅三段滩相颗粒灰岩总体发育良好, 导致岩溶台地和岩溶斜坡均发育多层相控型岩溶系统(图 13)。岩溶过程中及其随后的埋藏过程中, 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和碳质泥经由垂向岩溶系统首先充填垂向通道, 并且与横向“ 致密层” 一起构成非渗透屏障, 可起到类似于岩性圈闭或盖层的作用, 从而使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上的层状岩溶系统得到部分保存, 形成了茅口组特有的颗粒滩相控岩溶型气藏; 同时, 疏松的碳酸盐砂充填的岩溶系统仍具有较好的储渗性能, 与未充填的岩溶系统一起可成为深部埋藏热液的运移通道, 有利于埋藏溶蚀的优化改造和热液白云石化的进行。由此可以看出, 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上的层控或相控岩溶型储集层几乎同等发育(图 10; 表3)。而对于岩溶洼地内岩溶型储集层欠发育的现象,

图13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早成岩期岩溶模式(剖面位置见图10)Fig.13 Eogenetic karst model of the Maokou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profile location in Fig.10)

表3 四川盆地南部茅口组天然气累计产量(截止2011年)与岩溶古地貌单元的关系 Table3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up to 2011)of the Maokou Formation and palaeokarst geomorphic unit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过去认为这是由于岩溶洼地往往处于岩溶水排泄区, CaCO3容易处于过饱和状态, 化学沉淀作用强, 溶蚀空间多被全部充填(夏日元等, 1999; 徐世琦等, 2001; 江青春等, 2012)。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研究区岩溶洼地在沉积期地势低洼, 高能滩相颗粒灰岩高渗层不发育, 使得基质岩性总体致密, 岩溶水通道相对缺乏, 从而导致岩溶改造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 茅口组岩溶模式明显有别于“ 经典” 岩溶, 具有鲜明的相控/层控特征, 储集层在平面上的发育及分布特征打破了“ 经典” 的优质岩溶型储集层往往集中发育在岩溶斜坡的模式, 而是在岩溶台地与斜坡几乎同等发育。过去,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集层一直按照缝洞型储集层进行勘探, 并多沿背斜、断裂系统进行勘探、开发部署, 并总结了“ 一站三沿” 的部署原则。随着勘探深入, 可供勘探的这类目标越来越少, 同时也在远离断裂的向斜区获得勘探发现和证实了储集层的岩溶成因。因而文中提出茅口组储集层的层控型岩溶成因机制, 对四川盆地茅口组以及今后类似地质模型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 结论

1)中二叠世末期的东吴运动使刚刚经历了浅埋藏差异成岩作用改造后的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整体抬升并处于陆上环境, 发生早成岩期岩溶。

2)茅口组岩溶主要发育于茅口组顶部至茅二段, 顶部普遍具有发育良好的风化残积层, 地下岩溶则以差异溶蚀作用与充填作用并存为特征, 主要表现为大气淡水在早成岩期碳酸盐岩中溶蚀形成大量缝洞, 随后又多被离解的碳酸盐岩碎屑、方解石、碳质泥等不同来源的物质混合充填, 但缺乏典型的岩溶角砾。

3)茅口组早成岩期岩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岩性岩相对溶蚀-充填作用的控制。非滩相泥晶灰岩岩性致密, 少见溶蚀-充填现象; 高能滩相颗粒灰岩孔渗性较好, 岩溶发育良好, 反映存在大型岩溶缝洞的钻具放空和钻井液漏失等现象出现频繁, 并且可以识别出基岩带、半离解带和混合充填带3种溶蚀-充填现象。

4)非滩相致密泥晶灰岩与孔渗性较好的滩相颗粒灰岩呈不等厚互层, 导致在早成岩期岩溶作用下形成穿层垂向溶蚀与顺层水平溶蚀交织发育的特征, 因此茅口组岩溶具有相控或层控型岩溶的典型特征。

5)早成岩期岩溶发生机理分析表明, 热带湿热气候下的大陆环境、充足的岩溶水、多套互层状的高渗层与隔水层以及断裂-裂缝系统的发育, 是茅口组岩溶系统具有层控、同期多层、垂向溶蚀与水平溶蚀交互等特征的主要原因。

6)所提出的茅口组早成岩期岩溶模式有别于已有的“ 经典” 岩溶, 指出岩溶台地与岩溶斜坡皆有同期多层相控型层状岩溶系统发育, 这种相控/层控岩溶型储集层的发育及分布打破了“ 经典” 岩溶理论下的储集层的分布模式, 开拓了茅口组储集层的勘探新思路。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西南石油大学陈景山教授的悉心指导, 南京大学曹剑教授也提出宝贵意见,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陈立官, 王洪辉, 陆正元, . 1992. 川南地区古岩溶与阳新统天然气局部富集关系的探讨[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4): 99-106. [文内引用:1]
2 陈景山, 李忠, 王振宇, . 2007.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集层分布[J]. 沉积学报, 25(6): 858-868. [文内引用:3]
3 陈学时, 易万霞, 卢文忠. 2004.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集层[J]. 沉积学报, 22(2): 245-247. [文内引用:1]
4 范嘉松. 2005.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集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J]. 地学前缘, 12(3): 23-30. [文内引用:1]
5 何斌, 徐义刚, 王雅玫, . 2005. 东吴运动性质的厘定及其时空演变规律[J]. 地球科学, 30(1): 89-96. [文内引用:1]
6 何江, 方少仙, 侯方浩, . 2013. 风化壳古岩溶垂向分带与储集层评价预测: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40(5): 534-542. [文内引用:2]
7 贾振远, 蔡忠贤, 肖玉茹. 1995. 古风化壳是碳酸盐岩一个重要的储集层(体)类型[J]. 地球科学, 20(3): 283-289. [文内引用:1]
8 江青春, 胡素云, 汪泽成, . 2012. 四川盆地茅口组风化壳古地貌及勘探选区[J]. 石油学报, 33(6): 949-960. [文内引用:1]
9 金振奎, 邹元荣, 蒋春雷, . 2001. 大港探区奥陶系岩溶储集层发育分布控制因素[J]. 沉积学报, 19(4): 530-535. [文内引用:1]
10 兰光志, 江同文. 1995. 古岩溶与油气储集层[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11 李定龙, 贾疏源. 1994. 威远构造阳新灰岩岩溶隙洞系统发育演化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5(2): 151-157. [文内引用:1]
12 刘育燕, 杨巍然, 森永速男, . 1993. 华北陆块秦岭地块和扬子陆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证据[J]. 地球科学, 18(5): 635-641. [文内引用:1]
13 陆正元, 罗平. 2003.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断层与缝洞发育关系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1): 64-68. [文内引用:1]
14 谭秀成, 李凌, 曹剑, . 2007. 库车坳陷东部下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分异成因模式[J]. 地球科学, 32(1): 99-104. [文内引用:1]
15 王运生, 金以钟. 1997.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白云岩及古岩溶的形成与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4(1): 8-16. [文内引用:1]
16 王志鹏, 陆正元. 2006. 岩溶在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储集层中的重要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3(2): 141-144. [文内引用:1]
17 夏日元, 唐健生, 关碧珠, . 199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 133-136. [文内引用:2]
18 肖笛, 谭秀成, 山述娇, . 2014.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88(10): 1992-2002. [文内引用:2]
19 熊志方, 龚一鸣. 2006. 北戴河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J]. 地学前缘, 13(6): 177-186. [文内引用:1]
20 徐世琦, 邓洪斌, 洪海涛. 2001. 长庆气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对气藏的控制作用[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4(4): 1-6. [文内引用:2]
21 翟明光. 1997. 中国石油地质志: 四川油气区[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文内引用:1]
22 张宝民, 刘静江. 2009.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6(1): 12-28. [文内引用:2]
23 张兵, 郑荣才, 王绪本, . 2011.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特征与储集层分布[J]. 石油勘探与开发, 38(3): 257-267. [文内引用:1]
24 张学丰, 李明, 陈志勇, . 2012.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发育特征及主要岩溶期次[J]. 岩石学报, 28(3): 815-826. [文内引用:2]
25 Arve Lønøy. 2006. Making sense of carbonate pore systems[J]. AAPG Bulletin, 90(9): 1381-1405. [文内引用:1]
26 Beddows P A. 2004. Groundwater hydrology of a coastal conduit carbonate aquifer: Caribbean coast of the Yucatan peninsula, Mexico[D]. UK: University of Bristol, 303. [文内引用:1]
27 Bosák P. 2003. Karst processe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How can they be dated?[J]. Speleo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Karst Aquifers, 1(3): 1-24. [文内引用:1]
28 Craig D H. 1988. Caves and other features of Permian karst in San Andres Dolomite, Yates field reservoir, west Texas[A]. In: James N P(ed). Paleokarst[C].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342-363. [文内引用:1]
29 Fish J, Stewart M T. 1991. Hydrogeology of the surficial aquifer system, Dade County Florida[R]. US Geological Survey Water-Resources Investigations Report 90-4108: 50. [文内引用:1]
30 Fritz R D, Wilson J L, Yurewicz D A. 1993. Paleokarst Related Hydrocarbon Reservoirs[M]. New Orleans: SEPM, 8. [文内引用:1]
31 Ford D. 1988.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ution cave systems in carbonate rocks[A]. In: James N P(ed). Paleokarst[C].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25. [文内引用:1]
32 Grimes K G. 2006. Syngenetic Karst in Australia: A review[J]. Helictite, 39(2): 27-38. [文内引用:2]
33 Loucks R G. 1999. Origin and attributes of paleocave carbonate reservoirs(in Karst modeling;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J]. Karst Waters Institute Special Publication, 5: 59-64. [文内引用:1]
34 Martin J M, Screaton E J, Martin J B. 2006. Monitoring well responses to karst conduit head fluctuations: Implications for fluid exchange and matrix transmissivity in the Floridan aquifer[A]. In: Wicks C M, Harmon R S(eds). Prespectives on Karst Geomorphology, Hydrology and Geochemistry: A Tribute Volume to Derek C F and William B W[C].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oulder, Colorado: 209-217. [文内引用:1]
35 Meyers W J. 1988. Paleokarstic features on Mississippian limestone, New Mexico[A]. In: James N P(ed). Paleokarst[C].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306-328. [文内引用:1]
36 Moore P J, Martin J B, Screaton E J, et al. 2010. Conduit enlargement in an eogenetic karst aquifer[J]. Journal of Hydrology, 393: 143-155. [文内引用:4]
37 Mylroie J E, Carew J L. 1990. The flank margin model for dissolution cave development in carbonate platforms[J]. Earth Surf Processes and Land forms, 15: 413-424. [文内引用:1]
38 Mylroie J E, Carew J L. 1995. Karst development on carbonate island s[A]. In: Budd D A(ed). Unconformities and Porosity in Carbonate Strata[C]. Am Assoc Pet Geol Mem, 63: 55-76. [文内引用:1]
39 Mylroie J E, Mylrioe J R, Nelson C S. 2008. Flank margin cave development in telogenetic limestones of New Zealand [J]. Acta Carsologica, 37(1): 15-40. [文内引用:3]
40 Smart P L, Beddows P A, Coke J, et al. 2006. Cave development on the Caribbean coast of the Yucatan Peninsula, Quintana Roo, Mexico[A]. In: Harmon R S, Wicks C(eds). Perspectives on Karst Geomorphology, Hydrology, and Geochemistry[C].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 404: 105-128. [文内引用:1]
41 Tan X C, Liu H, Li L, et al. 2011. Primary intergranular pores in oolitic shoal reservoir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 Fundamental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retention diagenesis[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2(1): 101-114. [文内引用:1]
42 Tan X C, Li L, Liu H, et al. 2014. Mega-shoaling in carbonate platform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 57(3): 465-479. [文内引用:1]
43 Tinker S W, Mruk D H. 1995.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a Permian giant: Yates field, West Texas[A]. In: Stoudt E L(ed). Hydrocarbo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Ceologic Frame-work and Flow Unit Modeling[C]. SEPM Short Course Notes: 51-128. [文内引用:1]
44 Vacher H L, Mylroie J E. 2002. Eogenetic ka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equivalent porous medium[J]. 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 17(2): 182-196. [文内引用:2]
45 Yang X F, Wang X Z, Tang H, et al. 2014. The Early Hercynian paleo-karstification in the Block 12 of Tahe oilfield, northern Tarim Basin, China[J]. Carbonates Evaporites, 29: 251-261. [文内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