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咀组含膏盐岩系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沈均均1, 陈波1, 王春连2, 昌俊杰3, 周晓峰1, 关小曲4, 赵智鹏4
1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 430100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
3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潜江 433123
4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物探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2

通讯作者简介 陈波,男,1967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层序、储集层及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chpo@yantzeu.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沈均均,男,1983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储集层及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shenhema@163.com

摘要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西南部,在其次级洼陷资福寺洼陷和梅槐桥洼陷南部新沟咀组下段(新下段)沉积了一套膏盐岩层。通过钻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含膏盐岩系地层的岩性、电性及物理性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三维地震剖面资料及正演模拟结果,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岩性组合的地震响应特征:膏盐岩与泥岩互层表现为强振幅;砂泥岩互层表现为中振幅;质纯的泥岩振幅最弱。应用井点预测与均方根振幅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新下段膏盐岩层的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下段膏盐岩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较为局限,相对于沙市组具有明显的向南迁移萎缩的趋势,物源、构造和沉积环境3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江陵凹陷; 古近系; 新沟咀组; 膏盐岩; 沉积特征; 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P534.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505(2015)02-0265-10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gypsum-salt rocks in the Paleogene Xingouzui Formation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Jianghan Basin
Shen Junjun1, Chen Bo1, Wang Chunlian2, Chang Junjie3, Zhou Xiaofeng1, Guan Xiaoqu4, Zhao Zhipeng4
1 Hubei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Yangtze University,Wuhan 430100,Hubei
2 MLR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Assessment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
3 Jianghan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Sinopec Jianghan Oilfield, Qianjiang 433123,Hubei
4 Th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Research Insititute of Huabei Oilfield, PetroChina, Renqiu 062552,Hebei

Abou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Bo,born in 1967,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in Yangtze University. Now he is engaged in sedimentary,sequence stratigraphy,reservoir research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 assessment. E-mail: chpo@yantzeu.edu.cn.

About the first author Shen Junjun,born in 1983,is a doctoral candidate. He is engaged in sedimentary and reservoir research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 assessment. E-mail: shenhema@163.com.

Abstract

Jiangling Depression lies in the southwestern Jianghan Basin.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the lower member of Paleogene Xingouzui Formation in the sub-depressions of Zifusi and southern Meihuaiqiao developed a set of gypsum-salt rocks. By the analysis of well drilling,logging and core data,we summarized the lithological, electr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gypsum-salt rocks combination with the 3D seismic profile data and forward modelling result,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have been determined: Gypsum-salt rock and mudstone interbed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amplitudes; sandstone-mudstone interbeds show median amplitudes; pure mudstone has weakest amplitude. Well-point prediction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amplitude ar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gypsum-salt rocks in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gypsum-salt rocks in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is relatively limited on the plane,with an obvious trend of southward migration and shrinkage compared with Shashi Formation,which is mainly affected by comprehensive factors of provenances,tectonic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Key words: Jiangling Depression; Paleogene; Xingouzui Formation; gypsum-salt rock;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 regularities o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1 区域地质概况

江陵凹陷位于扬子地台江汉盆地的西南部, 是江汉盆地内最大的次一级构造单元, 面积约为6500 km2, 是在侏罗纪末期燕山变形褶皱基底上形成的晚白垩世— 古近纪的断陷湖盆。凹陷北以纪山寺断层为界, 分别与河溶凹陷、荆门凹陷相接; 西以问安寺断层为界, 分别与枝江凹陷、宜都鹤峰复背斜相邻; 南以白垩系剥蚀线为界, 与华溶隆起相接; 东界为清水口断层, 分别与丫角— 新沟低突起及陈沱口凹陷相邻(杨长清等, 2003; 杨长清, 2004, 2005; 张永生等, 2005; 卢明国等, 2007), 凹陷现今的构造格局表现为“ 东西分块、南北分带” 的特点(图 1)。研究区新沟咀期继承了沙市晚期的沉积环境, 此时湖盆处于拗陷期(图 1), 除了在梅槐桥及资福寺洼陷表现为小型凹陷外, 总体上地形平坦, 沉积厚度差异不大, 由于气候向降温增湿方向发展, 水系的补给较沙市组增强, 北缘的三角洲发育, 向南推进较远(陈孔全, 2005)。新沟咀组岩性可分为新上段和新下段, 其中新下段由底至顶可分为Ⅲ 油组、泥隔层、Ⅱ 油组、Ⅰ 油组和大膏段, 含膏盐岩系主要发育于新下段的底部(图 2)。近年来关于江陵凹陷含膏盐岩系的沉积古环境、盐韵律特征及构造形态方面的文献(张永生等, 2005; 王春连等, 2012, 2013; 刘成林, 2013; 刘成林等, 2013; 尤英等, 2013), 主要是针对沙市组。近期, 随着岗钾1井新沟咀组富钾卤水取得工业性的开采价值(日产卤水达4320 m3, KCl含量1.64%)(刘成林等, 2013), 因此, 对这套含膏盐岩系的沉积背景、分布规律及发育的主控因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 作者采用井震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新沟咀组底部这套含膏盐岩系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 明确其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发育主控因素, 对于江陵凹陷新沟咀组富钾卤水成因研究及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1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地理位置Fig.1 Location of Jiangling Depression, Jianghan Basin

图2 江陵凹陷地层Fig.2 Simplified stratigraphical column of Jiangling Depression

2 膏盐岩地层的发育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钻井、地震、取心资料的详细分析, 归纳出了研究区新沟咀组下段岩性特征、含膏盐岩系的岩石物理性质、测井及其地震响应特征。

2.1 岩性特征

在对研究区20余口含膏盐岩井及2口取心井的岩心资料仔细分析后, 认为新沟咀组下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通过精细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发现, 在同一凹陷中不同的地区, 新上段与新下段之间的界限标志层“ 大膏段” 的岩性差异较大:从凹陷的中心向边缘表现出从泥膏岩→ 膏泥岩→ 粉砂岩的变化规律。与前人所认为的“ 大膏段” 岩性均为泥膏岩有所不同(图 3)。

图3 江陵凹陷H2井新沟咀组下段地层综合柱状图Fig.3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al column of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in Well H2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2)在对新下段不同油组进行划分时, 沉积物颜色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志, 不同油组之间, 颜色差异明显:从Ⅲ → Ⅱ → Ⅰ 油组, 其颜色表现为由“ 红→ 灰→ 红” 的变化趋势, 体现了新下段沉积时期, 水体深浅交替变化频繁(图 3)。

3)研究区陆源碎屑沉积物粒度较细, 主要为杂色、棕红色泥岩夹薄层灰色— 棕红色粉砂岩, 未见有砾质沉积物, 粗砂岩和中砂岩仅在靠近凹陷北部物源带的拾桥单斜带内可见(G1、G2和G4井), 泥岩内部可见各种类型的变形构造。主要出现于新下段Ⅰ 油组和Ⅱ 油组(图 3)。

4)从新下Ⅲ 油组至新下Ⅰ 油组, 膏盐岩的含量逐渐降低, 而砂泥岩的含量逐渐增加, 由底至顶表现出由膏质盐岩→ 膏泥岩→ 砂泥岩这样一个快速的由咸— 淡的变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缺失了大量的过渡类蒸发岩矿物(图 3)。

2.2 岩石物理特征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主要发育泥岩、泥膏岩、粉砂岩和膏质盐岩。通过岩— 电统计数据表明, 研究区盐岩具有低速、低密度的特点, 在速度— 密度交汇图上与其他岩性区分明显, 位于交汇图左下方; 而泥膏岩由于与粉砂岩同样具有高速的特征, 不能用速度资料进行区分, 但其密度范围在2.7~2.98 g/cm3之间, 与粉砂岩具有较大的差异, 位于交汇图的右上方, 与泥岩和粉砂岩的分异明显(图 4)。

图4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不同岩性速度— 密度交汇图Fig.4 Velocity-density crossplot of different lithologies in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2.3 测井响应特征

通过将测井与岩心资料的结合分析, 建立了研究区新沟咀组主要膏盐岩类矿物的测井识别标准:

1)膏质盐岩:自然伽马值极低, 一般不超过35 API, 在研究区所出现的岩性中最低; 电阻率为高阻; 密度值低, 一般为不超过2.4 g/cm3; 声波时差一般在180~235 μ s/ft之间; 中子曲线趋于0(图 3); 由于盐岩易溶于水, 因此在水基钻井液下扩径明显。

2)泥膏岩:自然伽马低值, 但较膏质盐岩要高, 一般在30~45 API之间; 电阻率为高阻; 密度值在研究区已发现的膏盐类矿物中最高, 为2.7~2.9 g/cm3; 声波时差一般在185~200 μ s/ft之间; 中子曲线趋于0(图 3); 由于膏岩不易溶于水, 水基钻井液下井径曲线正常。

研究区主要发育这2种类型的蒸发岩, 在进行测井解释时, 通过以上测井组合序列能够较容易地识别出来, 而区分这2类岩性, 主要是根据密度和井径曲线的差别。

2.4 地震响应特征

盐岩密度低, 在地震波传播速度上与砂泥岩差别明显(图 4), 一般不与砂岩直接接触, 而是与泥岩互层, 因此膏盐岩层与围岩常具有较强的波阻抗差异, 在地震剖面上一般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的反射特征(谢泰俊等, 1983; 屈红军等, 2003; 余一欣等, 2011)。通过井震结合的研究方法, 明确研究区新沟咀组下段膏盐岩层具有以下2个方面的地震反射特征:

1)不同岩性组合类型, 地震反射特征差异明显。钻井资料揭示,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地层中, 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岩性组合:膏盐岩与泥岩互层类型(新下段底部)、砂泥岩互层类型(新下段中部)和质纯的泥岩段类型(新下段顶部)(图 3)。正演模拟结果显示, 膏盐岩与泥岩互层类型的地震反射振幅最强, 表现为高连续的平行、亚平行结构和强至中强的相位组成; 砂岩与泥岩互层类型虽然与膏盐岩和泥岩互层同为强反射, 但反射强度要弱得多; 而质纯的泥岩段的地震反射振幅最弱,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空白反射(图 5)。

图5 江陵凹陷古近系含膏盐岩系地震反射特征, 西南缘480主测线Fig.5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psysum-salt rocks in the Paleogene of Jingling Depression, inline 480 in southwestern area

2)膏盐岩沉积厚度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其地震反射特征上的差异。新沟咀组下段所沉积的膏盐岩一般厚度较薄, 常与泥岩互层产出, 受围岩的控制而具有很好的成层性, 地震反射同相轴连续性较好, 振幅较强且振幅强度随厚度的增大而增强; 而进入沙市组后, 受沉积环境改变的影响, 所沉积的膏盐岩厚度明显增大, 纵向上较为连续, 泥岩夹层减少,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极易发生揉皱变形和“ 盐流动” 现象,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不连续— 杂乱的反射特征(图 5)。这2种不同类型的膏盐岩反射特征也是在地震剖面上区分沙市组与新沟咀组界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3 新沟咀组下段含膏盐岩系沉积特征

通过对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咀组下段层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特征研究, 认为新沟咀组下段沉积时期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沉积旋回:Ⅲ 油组→ Ⅱ 油组底部、Ⅱ 油组底部→ Ⅱ 油组顶部和Ⅱ 油组顶部→ Ⅰ 油组, 3套旋回所沉积的地层的颜色表现为由“ 红→ 黑→ 红” 的变化规律(图 3)。在江陵凹陷内部, 南北沉积特征差异巨大, 北部由于陆源碎屑供应充分, 以砂质沉积为主, 为主要的油气富集区域; 而南部由于远离物源, 受物源影响较小, 膏盐岩类矿物较为发育, 为潜在的富钾卤水的主要富集区域。

3.1 单一盐韵律纵向上发育及变化特征

通过对在新沟咀组含有膏盐岩的20余口井岩性剖面进行细致研究, 总结出研究区盐韵律层主要具有以下2个方面的沉积特征:

1)受物源补给的影响, 纵向上盐韵律层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区盐韵律层主要出现于新下Ⅲ 油组和Ⅱ 油组底部, 而在新下Ⅱ 油组顶部及新下Ⅰ 油组, 无论处于洼陷的中心还是边缘, 盐韵律层都极少发育, 以陆源碎屑砂泥岩沉积为主。以上盐韵律层的发育特征表明, 在新下段沉积早期, 陆源碎屑的补给量小, 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蒸发岩类矿物离子, 当达到析出条件时, 就会沉淀形成盐韵律层; 而进入新下段沉积晚期, 陆源碎屑补给量明显增大, 虽然具有有利于蒸发岩类矿物析出的干旱浅水蒸发条件(新下段Ⅰ 油组地层颜色以棕红色为主)(图 3), 但在补给水系中蒸发岩类矿物离子含量极低, 导致盐韵律层极少发育, 仅见极少量薄夹层的泥膏岩, 未见有大规模的膏质盐岩沉积(图 3, 图6)。由此可见, 物源补给的改变是造成新沟咀组盐韵律层在纵向上分布局限性的主要原因。

图6 江陵凹陷W1井-Gj1井-H2井-C8井新沟咀组下段连井沉积岩石对比图Fig.6 Sedimentary rocks contrast of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among Wells W1, Gj1, H2 and C8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2)沉积环境快速频繁的变化, 导致组成盐韵律层的蒸发岩类矿物类型单一。江陵凹陷新下段盐韵律层由底至顶, 总体上表现为由膏质盐岩→ 膏泥岩→ 泥岩→ 砂泥岩的变化规律, 单个盐韵律层中, 沉积序列不完整, 组成矿物类型较为单一, 一般由膏质盐岩、膏泥岩和砂泥岩3部分组成, 不同盐韵素之间呈突变接触, 缺失大量过渡类型的蒸发岩矿物(图 3, 图6)。上述盐韵律的组合特征表明, 新下段沉积时期, 湖水蒸发强度大, 沉积的变化快速而频繁, 成盐期和淡化期时间极为短暂, 使得其在淡化和成盐过程中缺失大量过渡类蒸发岩。

3.2 含膏盐岩系的横向变化特征

在横向变化规律上, 通过对东西向连井沉积对比剖面的分析, 认为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膏盐岩层主要发育于凹陷内次一级的洼陷中, 如梅槐桥次洼和资福寺次洼, 与陆源碎屑砂岩呈明显的“ 此消彼长” 的接触关系(图 6, 图8)。钻井资料揭示, 膏盐岩与砂岩都夹于稳定的泥岩中, 属于同一沉积旋回, 但膏盐岩属于化学沉积, 一般发育于湖盆的沉降中心; 砂岩属于机械沉积, 主要出现于湖盆边缘, 两者不能直接接触, 表现为同期异相, 横向上呈“ 互为消长” 的关系(Searle, 1991, 1996; 胥菊珍等, 2003; 杜海峰等, 2007, 2008; 徐磊等, 2008), 另外, 精细的地层划分与沉积对比结果显示, 盐韵律层在横向上的变化规律与垂向上类似, 从洼陷的中心至边缘, 表现出由膏盐岩→ 膏泥岩→ 砂泥岩的变化规律(图 6)。由此也可以总结出, 研究区新沟咀组膏盐岩的沉积受物源与构造控制作用明显。

3.3 地震属性分析

江陵凹陷新下段沉积时期, 沉积环境的改变快速而频繁, 岩性特征表现为陆源碎屑砂泥岩及膏盐岩类矿物的频繁不等厚互层, 砂岩及膏盐岩类矿物单层厚度较薄, 一般夹于泥岩之中, 且横向连续性较差(图 3, 图6), 岩性在影响地震属性变化中占主导地位(李坦和殷晓周, 2009; 魏水建等, 2011)。正演模拟及地震反射特征分析表明, 不同岩性组合与地震振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利用振幅属性能够较好地刻画含膏盐岩系地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本次研究, 选取T8'(新上段与新下段的界面), 向下开时窗平行于顶界面生成底界面的方法来预测新下段含膏盐岩层系的平面分布特征。

综合地震反射特征与地震属性分析, 认为均方根振幅属性在本区最能反应不同岩性组合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通过井震结合的研究方法, 明确玄武岩表现为极强的振幅, 在新下段较少发育, 分布于荆州背斜带范家台构造, 粉色虚线所为区域内, 以天蓝色为主(图7), 如F1井; 膏盐岩与泥岩互层沉积表现为强振幅, 在平面上主要出现于凹陷南部、远离物源的白色虚线所围区域内, 以深蓝色为主(图7), 如Gj1、H2井; 砂泥岩互层在新下段分布较为广泛, 表现为中振幅, 在平面上主要出现于凹陷北部, 橙色虚线所围区域, 以蓝色与红色混杂为主(图7), 如L55、L76、S4、S22井; 质纯的泥岩段在研究区分布最为广泛, 表现为弱振幅, 主要分布于梅槐桥和资福寺洼陷南部, 以红色为主(图7), 如W6X、W13、ES25、ES7井。总体来说, 通过均方根振幅所确定的不同岩性组合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 与井点所确定的分布规律吻合较好, 对于无井点控制的区域的相带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7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均方根属性预测图Fig.7 Lithological prediction through root-mean-square values of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3.4 含膏盐岩系平面分布规律

对研究区新下段含膏盐岩系在平面上分布的预测, 采用均方根振幅预测与井点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平面上, 膏盐岩集中发育的区域在沉积时即为卤水浓度较高的区域, 其下伏地层或本层系中物性较好的砂岩即有可能储集品位较高的卤水资源。

新下段沉积时期, 江陵凹陷处于拗陷沉积期, 断裂活动明显减弱, 地形较为平缓, 差异不大; 另外, 物源补给量较沙市组明显增强, 北部南荆水系向南推进至B4-L11-L93-S4-S22一线附近, 西部的远安水系向东推进至W1-W3-ES21-ES20一线附近, 由于上述2个方面的影响, 使得凹陷内膏盐岩的分布较为局限, 主要出现于梅槐桥洼陷与资福寺洼陷的南部地势相对低洼的区域(图 8), 其在平面上分布的走向受长期活动断层的控制。整体来看, 新下段膏盐岩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较沙市组明显缩小(沈均均等, 2014), 具有向南迁移的趋势, 物源和构造变化对膏盐岩在平面上分布的控制作用明显。

图8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沉积相平面分布Fig.8 Planar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lower Xingouzui Formation in Jiangling Depression

4 新沟咀组下段含膏盐岩系形成的主控因素

通过上述研究作者认为, 江陵凹陷含膏盐岩系地层的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分布主要是受构造、物源及沉积环境变化这3种因素的综合控制。

1)构造。膏盐岩的沉积受构造的控制明显, 一般来说在湖盆发展的深陷期, 是膏盐岩沉积最发育阶段(Schmalz, 1966)。在沙市期, 断陷活动强烈、地形差异较大, 同沉积断层控制下, 梅槐桥、资福寺洼陷逐渐形成, 成为膏盐岩沉积的主要区域(沈均均等, 2014); 而进入新下段沉积时期, 构造活动减弱、地形平缓, 沉积厚度相对稳定, 总体表现为拗陷沉积特征, 膏盐岩的沉积厚度和范围较早期明显减少, 萎缩于梅槐桥洼陷与资福寺洼陷的南部地势相对低洼的区域。在沙市期和新沟咀期这种区域构造背景的转变所形成的古地貌上的差异, 是造成其含膏盐岩系在平面上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2)物源。受北部和西部物源补给量加大的影响, 新下段膏盐岩类矿物分布较为局限, 规模较沙市组明显减小, 主要分布于凹陷内部远离物源的梅槐桥洼陷和资福寺洼陷的南部; 砂岩的沉积主要出现于凹陷北部拾桥单斜带和荆州背斜带、西部万城断裂带内, 与凹陷南部所沉积的膏盐岩呈“ 互为消长” 的关系; 凹陷的南部无物源供给, 以泥岩、膏泥岩和碳酸盐沉积为主。

3)沉积环境变化的影响。受湖平面周期性上升、下降的控制, 含膏盐岩系的发育也出现多旋回的特点, 常与泥岩互层产出, 主要形成于湖盆基准面下降晚期浅水蒸发沉积环境中; 另外沉积环境快速频繁的变化, 也会使成盐期和淡化期时间非常短暂, 导致其在淡化和成盐过程中所沉积的盐类矿物类型单一。

5 结论

1)江陵凹陷新沟咀组含膏盐岩系地层主要出现于新下段Ⅲ 油组和Ⅱ 油组底部, 纵向上, 新下段地层整体表现为由膏质盐岩→ 膏泥岩→ 砂泥岩这样一个快速的由咸至淡的变化过程。

2)江陵凹陷新下段地层发育4种类型的岩性组合, 不同的岩性组合, 其均方根振幅属性值差异明显。其中, 玄武岩夹泥岩沉积振幅属性值最强, 膏盐岩夹泥岩沉积振幅属性值较强, 砂泥岩互层沉积振幅属性值中等, 而质纯的泥岩沉积振幅属性值最弱。

3)研究区膏盐岩的沉积受物源、构造和沉积环境3种因素的控制作用明显, 新下段沉积时期, 江陵凹陷处于盐湖消亡的拗陷期, 断裂活动减弱, 地形较为平缓, 物源补给较沙市组明显增大, 膏盐岩的分布较为局限, 仅出现于资福寺洼陷和梅槐桥洼陷南部距离物源较远、地势相对低洼的区域, 分布规模较沙市组明显减小。

致谢: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刘成林和张永生2位教授的热情指导; 与王春连博士进行了多次有益的讨论, 帮我开拓了思路, 明确了研究方向; 另外杨淑雯硕士对于文中地震相关图件的提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陈孔全. 2005. 江陵凹陷白垩—第三系含油气系统[D]. 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论文. [文内引用:1]
2 杜海峰, 于兴河, 陈发亮. 2007.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三段盐岩成因探讨及层序地层学意义[J]. 西北地质, 40(4): 67-74. [文内引用:1]
3 杜海峰, 于兴河, 陈发亮. 2008. 河南省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盐岩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0(1): 53-62. [文内引用:1]
4 刘成林. 2013. 大陆裂谷盆地钾盐矿床特征与成矿作用[J]. 地球学报, 34(5): 515-527. [文内引用:1]
5 刘成林, 焦鹏程, 宣之强, . 2013. 库车盆地古近系蒸发岩中钾盐矿物研究进展[J]. 地质论评, 59(2): 233-234. [文内引用:1]
6 卢明国, 陈凤玲, 刘俊. 2007. 江汉盐湖盆地沉积特征[J]. 中国矿业, 16(4): 102-104. [文内引用:1]
7 李坦, 殷小周. 2009. 地震属性的地质意义分析[J]. 复杂油气藏, 2(3): 25-28. [文内引用:1]
8 屈红军, 李文厚, 苗建宇, . 2003.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盐岩发育规律及成因探讨[J]. 中国地质, 30(3): 309-314. [文内引用:1]
9 沈均均, 陈波, 王春连, . 2014. 江陵凹陷古近系沙市组含膏盐岩系沉积特征研究[J]. 地球学报, 35(4): 425-433. [文内引用:2]
10 王春连, 刘成林, 胡海兵, . 2012.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沉积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J]. 古地理学报, 14(2): 165-175. [文内引用:1]
11 王春连, 刘成林, 徐海明, . 2013. 湖北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3(3): 692-703. [文内引用:1]
12 魏水建, 冯琼, 冯寅, . 2011. 川东北通南巴地区三叠系膏盐岩盖层预测[J]. 石油实验地质, 33(1): 81-86. [文内引用:1]
13 谢泰俊, 祁左明, 朱振东. 1983. 江汉盆地的盐构造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6): 1-8. [文内引用:1]
14 胥菊珍, 蒋飞虎, 张孝义, . 2003.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J]. 古地理学报, 5(2): 162-170. [文内引用:1]
15 徐磊, 操应长, 王艳忠, . 2008. 东营凹陷古近系膏盐岩成因模式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32(3): 30-39. [文内引用:1]
16 杨长清, 陈孔全, 程志强, . 2003. 江陵凹陷形成演化与勘探潜力[J]. 天然气工业, 23(6): 51-54. [文内引用:1]
17 杨长清. 2004. 江陵凹陷盐构造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 断块油气田, 11(3): 4-7. [文内引用:1]
18 杨长清. 2005. 江陵凹陷构造特征、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D]. 四川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文内引用:1]
19 尤英, 夏平, 余丽玲. 2013. 江陵凹陷沙市组蒸发岩沉积特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2): 41-44. [文内引用:1]
20 余一欣, 周心怀, 彭文绪, . 2011. 盐构造研究进展评述[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5(2): 169-182. [文内引用:1]
21 张永生, 王国力, 杨玉卿, . 2005.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盐湖沉积韵律及其古气候意义[J]. 古地理学报, 7(4): 461-470. [文内引用:2]
22 Schmalz R F. 1966. Environment of marine evaporate deposition[J]. Mineral Industrial, 35: 1-7. [文内引用:1]
23 Searle M P. 1991. Geology and Tectonics of the Karakorum Mountains[M]. New York: John and Sons Publication: 229-338. [文内引用:1]
24 Searle M P. 1996. Geological evidence against large-scale Pre-Holocene offsets along the Karakorum Fault: Implications for the limited extrus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Tectonics, 15(1): 171-186. [文内引用:1]